我们
能画出的圆圈
总是不够圆

但没有人
会因此
想取消圆圈

摘录:

第一种指责很容易驳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告诉人们, 正义不仅本身值得追求, 其结果也往往合乎欲求。一种正当的技艺不仅有其独特的追求, 也能带来附随的好处。正如医生要追求医术高明、妙手回春, 而这种追求同时也会带来良好的声誉与可观的收入, 这没有什么不道德。但如果医生只是追名逐利, 为了名利可以放弃医疗职业本身的追求, 那么医生也就不再是医生, 他放弃了医术这种特定的技艺。柏拉图以此来论证从政为官也是一种独特的技艺, 做官不能只是为了追逐自己的利益, 否则就不再是一种技艺。 写作也是一种技艺, 它既有技艺本身的追求, 也能带来附随的名利。但如果写作只是为了名利, 那么写作也就不再是写作。人们常说“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通常的情况是,为了好事去努力, 也就有可能得到所附随的前程。但如果“只为前程, 无所谓好事”, 很可能既无好事, 又无前程。

《纳尼亚传奇》的作者刘易斯也提醒我们, 行为有自然结果和非自然结果, 追逐自然结果非常道德, 而如果追逐的是非自然结果, 那就非常的不道德。因为爱情所以想要结婚, 这非常道德, 因为结婚是爱情的自然结果。但如果因为对方有钱,所以想要结婚, 这就不道德, 因为金钱并非爱情的自然结果。 很少听说, 以结婚为目的的爱情不道德, 反而经常听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那些主张只为了爱情本身而爱情的人士大多数可能是在放纵自己的私欲。 因此, 写作带来名声, 没有什么不道德, 但名声只是写作的附随结果, 而非自然结果, 不能为了名声而去写作, 否则不仅不道德, 也使得写作不再成为一种独特的技艺。

因此, 不能因为存在对他人的利用就认为这是不道德的, 而要看这种利用是否已经变成剥削。

从后果的角度, 如果一种对他人不幸处境或人性弱点的利用, 没有传递任何积极正面的道德价值, 那它就属于不道德的剥削。这种剥削即便得到了被剥削者的同意, 在道德上也值得谴责, 严重的甚至可以犯罪论处。如组织卖淫行为,

但在“饥饿的苏丹”事件中, 照片触动了民众的怜悯情感, 让世界关注苏丹饥荒和内乱, 传递了正面的道德信息,在结果层面上, 很难说这属于剥削。类似的情况是教皇保罗二世被刺事件。

理查德·巴克斯特说: 我们时常妒忌比我们地位高的人,藐视地位不及我们的人; 垂涎别人的名望、财富, 或者傲慢、冷酷地看待别人的贫寒窘迫。看到外形姣好的人, 则诱发我们的情欲; 看见有残疾的人, 就引发我们的鄙夷之心……我们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网罗。

马丁·路德·金说: 我们每个人都在修造圣殿。但无论你是谁, 你的生命中都会有一场内心的斗争, 每当你想行善, 就有一种力量牵扯着你, 让你做恶。就像斯蒂文森的小说《化身博士》里所写的,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恶的“海德先生”和一个善的“杰基尔博士”。人性充满了矛盾, 每当我们有梦想, 要建造自己的殿堂, 就必须承认这一点。但是, 动机的自省并没有赋予我们任意评价他人动机的权利。

不时有律师朋友来向我咨询案件。我可以轻而易举地挑出他们的毛病, 觉得他们在专业上有很多问题没有搞懂, 法律水平亟待提升。但是我心里知道, 有一点他们远甚于我,那就是他们比我勇敢。 丘吉尔说:“没有最终的成功, 也没有致命的失败, 最可贵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

我很喜欢英国保守主义大师詹姆斯·斯蒂芬在其名著《自由·平等·博爱》一书的结尾所说的: 我们立于大雪弥漫、浓雾障眼的山口, 我们只能偶尔瞥见未必正确的路径。我们待在那儿不动, 就会被冻死; 若是误入歧途, 就会摔得粉身碎骨。我们无法确知是否有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们该怎么做呢? “你们当刚强壮胆”, 往最好处努力, 不要说谎, 我们要睁大双眼, 昂起头颅, 走好脚下的路, 不管它通向何方。如果死神终结了一切, 我们也拿它没办法。如果事情不是这样, 那就以大丈夫气概坦然走进下一幕, 无论它是什么样子, 不要做巧舌之辩, 也不要掩饰自己的真面目。唯愿你我法律诸君有这样的勇气, 不悲伤、不犹豫、不彷徨。 今早雾霾蔽日, 但是不要害怕, 太阳依旧在云端

因为自恋, 我们一贫如洗。 只有真正的爱才能让人走出自恋。 但这并不容易, 因为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知道”和“做到”。

爱“人类”, 却不爱具体的人是很多文人的通病。人类是抽象的, 并无具体的对象, 无须投入真心, 收放自如, 还可以为自己赢得道德上的优越感, 但具体的人总是有那么多的问题, 总是那么的不可爱。爱是要付出代价、恒久忍耐的。真正的爱永远是对具体个人的爱。

《安提戈涅》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品之一, 所讲的故事就集中体现了应然正义和实然正义的冲突和张力。 故事发生在忒拜, 克瑞翁在俄狄浦斯垮台之后取得了王位, 俄狄浦斯的一个儿子波吕涅克斯背叛城邦, 勾结外邦进攻忒拜而战死。克瑞翁将波吕涅克斯暴尸荒野, 并下令, 谁埋葬波吕涅克斯就处以极刑, 波吕涅克斯的妹妹安提戈涅以遵循“天道” (对家人的爱) 为由埋葬了哥哥, 于是被克瑞翁下令处死。与此同时, 克瑞翁遇到了一个占卜者, 说他冒犯了诸神。克瑞翁后悔赶去救安提戈涅时, 为时已晚, 安提戈涅已被处死。克瑞翁的儿子是安提戈涅的未婚夫, 得知恋人死讯后自杀身亡, 克瑞翁的妻子听说儿子已死, 怒责克瑞翁后也随之自杀。克瑞翁成为孤家寡人, 这才认识到是自己一手酿成了悲剧。 “哎, 你认识到什么是正义, 但是已经晚了。” 《安提戈涅》的隐喻成为自然法学派与法律实证主义之间论战的经典。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愿那永恒的正义如磁石吸引、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让我们微小的爱心改变我们所能改变的一切。

如培根所言, 一次犯罪不过是污染了水流, 而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却是污染的水源。相比随时可能被滥用的刑罚权, 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其实微不足道。

法律是对世俗社会的诫命, 它要约束包括统治者在内的一切权力。在这个意义上, 不是法律匍匐于权力之下, 而是权力在法律之下俯首称臣。

那么, 人类为什么要有刑法? 这个问题欧洲启蒙思想家们在300年前就作出了回答: 刑事法律要遏制的不是犯罪人,而是国家。也就是说, 尽管刑法规范的是犯罪及其刑罚, 但它针对的对象却是国家。

法治的基本要义在于用公开的规则去约束权力, 让民众能够有合理的预期, 免于惶惶未知的恐惧。合理预期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基本天性。科学家做过一个试验, 铁笼中养着一只白鼠, 左右各开一小门, 左边放着一根通电的棍棒, 右边放着一块蛋糕, 科学家用木棍驱赶老鼠, 经过几次训练, 白鼠习惯了右跑, 一看到木棍, 就会主动往右跑。此时, 试验者把食物和棍子对调, 白鼠往右跑时, 等待它的变成敲打鼻子的痛苦, 慢慢地它又学会向左跑, 试验者再次对调食物与棍子。几次对调, 试验者发现, 不论再用什么刺激白鼠, 它都不愿再跑——它已经疯了。老鼠之所以发疯,是因为失去了对未来的合理预期, 它不知道世界为什么突然变了。对未来的合理预期是所有生物存活的基本条件。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更是需要合理预期, 法律必须保障人们的这种需要, 让人免于恐惧。

对别国经验的介绍并不是崇洋媚外, 一个伟大的民族从来都应以开放的心态去汲取一切人类的智慧成就。儒家的大同梦想从来都有兼济天下的胸怀, 而非在个别地域、个别族群制造地方性知识。法治是人类政治智慧的一大标志, 也是走向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

如若命运之手将我们推向特殊的时刻, 愿我们能有我们期待中那般勇敢。

大学之大, 不在大楼, 不在大师, 更不在大官, 而在伟大的观念。 愿我们的大学依然拥有伟大的观念, 可如明光照耀, 让黑暗中的人们看到希望。 愿燕园的旧训依然成为你我心中的指引, 愿你我如日头出现, 光辉烈烈。

难道我们的法律中有“以衣着和相貌”这样的定罪原则吗? “人生而自由, 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我感到了人类的渺小, 感到了法律的悲哀, “相信法律吧!”这就是我, 一个研读法律近10年的人对她唯一能说的话。

然而, 金博士听到了时间长廊另一端的一个声音: “也许今天无法实现, 明天也不能, 重要的是它在你的心里。重要的是, 你一直在努力。

然而, 我记住了金博士引用的一句话: “唯愿公平如大水滚滚, 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马丁·路德·金说: 我们每个人都在修造圣殿。但无论你是谁, 你的生命中都会有一场内心的斗争, 每当你想行善, 就有一种力量牵扯着你, 让你作恶。就像斯蒂文森的小说《化身博士》里所写的,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恶的“海德先生”和一个善的“杰基尔博士”。人性充满了矛盾, 每当我们有梦想, 要建造自己的殿堂, 就必须承认这一点。

不要对人性抱以过高的期待, 永远要警惕人性深处的幽暗。法治的前提就是对人性败坏的假设, 所以任何人组成的权力机构都要受到法律严格的约束, 权力从来就不应被完全信任。

上帝同意亚伯拉罕的观点, 只要有足够的好人,就应该把整个团体, 包括其中的坏人一并饶过。但同时告诉亚伯拉罕如何在错杀与枉纵之间取得平衡, 所以最后亚伯拉罕到十人为止。 这

为罪行重大之人辩护, 正是为了防止无辜之人枉受追究。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 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 欧洲就减少。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在任何行业, 如果人们信奉强者为大, 也就不可能真正遵守规则, 因为规则只对弱者有效, 强者永远跳出规则之外。

有一天, 一个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朋友给我打电话, 他说看了许多关于雷洋案的文章,但感觉都没有说到重点。他觉得本案真正的作用在于规范执法活动。如果雷洋案能够推动执法的公开规范, 那么雷洋也就没有白死。否则, 无论案件如何处理, 最终都是两败俱伤, 撕裂的民意无法修补。

已有的事, 后必再有; 已行的事, 后必再行。日光之下, 并无新事。历史似乎给我们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接受教训。

已有的事, 后必再有; 已行的事, 后必再行。日光之下, 并无新事。历史似乎给我们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接受教训。如果“雷洋案”不能推动执法走向规范公开, 还会有更多的“雷洋”, 更多的“某警官”, 不断割裂的民意又会把这个国家带向何方呢?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 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 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 纵使宇宙毁灭了他, 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 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 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 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思想, 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总之, 性与人的尊严息息相关, 男性应当对女性有起码的尊重, 他应当把女方看成一个有理性的主体, 而非纯粹的泄欲对象。在进行性行为之前, 男性有义务了解女性的意愿, 不是要试图读懂女人的心, 而要尊重她们说“不”的权利。在本质上有此能力合理行事之人如果没有这么做, 就违反了规范的要求, 体现了对主流价值漠然的人格, 当然要受到法律的责罚。

法律虽然不是治理社会问题的“万灵丹”, 但面对摇摇欲坠的道德现实, 法律必须有所作为

也许有人会问, 自杀不是犯罪, 帮助自杀何罪之有? 诚然, 现代刑法不再将自杀视为犯罪, 但为自杀提供帮助的行为仍应为法律所禁止。自杀毕竟不是法律推崇的行为, 为自杀者提供帮助, 无视生命之价值, 是对他人生命的变相剥夺。

基于生命神圣的观念, 自杀虽然不是犯罪, 但它亦是一种违法行为。

生存还是死亡, 这个哈姆雷特式的诘问, 在安乐死中被追问到了极致。

然而, 脱离形而上学的功利讨论会陷入无解的难题, 功利主义所考虑的变量总是有限的。如果出现新的变量, 先前的功利计算就要推翻重来。

然而, 脱离形而上学的功利讨论会陷入无解的难题, 功利主义所考虑的变量总是有限的。如果出现新的变量, 先前的功利计算就要推翻重来。比如, 赞同者认为允许安乐死可以节约医疗经费, 促进医学发展。但是, 如果允许安乐死,若医生对安乐死的条件判断失误, 是否会引发严重的医患冲突, 导致医疗经费成为维稳支出, 让医疗经费更加短缺?

如康德所言“道德本来就不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幸福, 而是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无愧于幸福”。

笔者总体认同道义论的立场, 人无权处分自己的生命,自杀是错误的。但是刑法是最严厉的惩罚措施, 错误不一定就是犯罪, 虽然犯罪一定是错误的。犯罪也不一定要受到刑罚处罚, 虽然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一定是犯罪。现代刑法理论区分不法与责任, 一种不法的行为如果是一般人可以去宽恕的, 那么它虽然错误, 但却可以从宽甚至免于处罚。

法律的推理应该是有温度的, 我们在原则上要维护生命神圣这个基本的信条, 在法律上宣示自杀及其关联行为的错误性。但是在每个具体的案件中, 我们必须考虑个体在不同情境中的迫不得已, 接受每个个体无可奈何的悲情诉说。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荷泰德说: “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 演绎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按照这种观念,即便在痛苦之中, 人也可以经历生命中的圆满。这段话的现代表述是电影《无问西东》的台词,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们要面对的人生, 不知你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看见的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 孔老夫子教导他的门徒: 未知生, 焉知死? 但安乐死给我们提出的另一个问题却是: 未知死, 焉知生?

宋朝皇帝真宗赵恒说得比大家更为直白: “富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 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 书中自有颜如玉

功利性读书让你只想成功, 无法接受失败。但我始终认为, 一个人的真正成功不是在于你取得多少辉煌, 而是在挫折中, 你能不能勇敢地爬起来。只有非功利性阅读, 才能让你坦然接受失败。在大量与功利无关的文学作品、名人传记中, 主人公的失败、困苦、绝望比比皆是。那么多伟大的灵魂, 他们也曾有跌倒的时候, 你为什么不能跌倒?

因此, 读书的目的不能仅限于功利, 必须去追逐非功利性的价值。 在我看来, 读书的真正目的是追求智慧, 而非单纯的知识, 从表面上来看, 读书是一个悖论: 让你在求知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无知。这就像苏格拉底所说的“承认自己的无知才是开启智慧的大门”。

因此, 读书的目的不能仅限于功利, 必须去追逐非功利性的价值。 在我看来, 读书的真正目的是追求智慧, 而非单纯的知识, 从表面上来看, 读书是一个悖论: 让你在求知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无知。这就像苏格拉底所说的“承认自己的无知才是开启智慧的大门”。

在我看来, 读书的真正目的是追求智慧, 而非单纯的知识, 从表面上来看, 读书是一个悖论: 让你在求知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无知。这就像苏格拉底所说的“承认自己的无知才是开启智慧的大门”。

那么, 应该读什么书呢? 我觉得还是应该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我们首先要“博观”, 要“厚积”, 广泛涉猎。文史哲不分家, 因此我们首先要通读重要的文学经典。在文学中, 我们可以丰富我们人生的体验, 文学来源于现实, 虽然从表面上看主人公是虚构的人物, 但他们都是现实的折射。文学可以让我们知道人生的多样性, 人生不同路径的不同结果。因此, 它可以让我们学习到面临相同情境应该如何抉择。文学作品还能极大地培养人的同理心, 文学中无数个体的悲欢离合、命运多舛能让我们体会人生的苦难与无常, 我们会思想自己也是血肉之躯, 苦难随时也会临到自身, 故会感同身受, 更会深刻领悟约翰·多恩的布道辞“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其次, 我们必须要了解历史。如果说文学作品是虚构的人物, 那历史就是真实人物的真实人生。通过对历史的阅读, 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人性的复杂, 你会对人性的高贵赞叹不已, 也会对人性的邪恶不寒而栗。通过历史人物, 我们也能反省自己, 升华自己, 去彰显人性的光辉, 压制人性的幽暗。历史中, 无数鲜活的个体让我们认识到人性的不完美, 从此我们可以拒绝人造的偶像。正是因为对历史的阅读, 我才深刻了解法治的精神, 因为人的不完美, 所以人类的任何群体都有败坏的天性, 所以对任何权力都要保持绝对的警惕。权力导致腐败, 绝对权力往往导致绝对腐败, 任何权力都要套上法治的镣铐。 再

有兴趣的话, 大家可以先从入门看起, 如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看完后你也许会慢慢爱上哲学。

再次, 关于读书的方法, 一般的书籍都可以泛读, 不要抱着读一本书要学多少东西的心态, 否则就回到了功利主义的路子, 很多同学经常向我抱怨“老师, 我读书老记不住,读了后面就忘了前面”。其实为什么要记住呢? 是为了写文章, 还是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呢? 读书就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陶渊明说“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在读书过程中, 有那么片刻你能达到与书同乐、欣然忘食的境界, 那就达到读书的目的了。你的内心就在潜移默化中慢慢被洗涤了。

这就相当于在网络世界, 你可以参加很多小组、群体, 网络上朋友遍天下, 现实世界中却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因为, 在网络上, 人们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去选择朋友, 自己的爱好、兴趣、偏见、缺陷都在自己选择的圈子中被强化, 你永远都在向自己学习, 而不是向他人学习。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存钱一样, 你必须先存钱, 然后才能取钱, 如果只取钱, 不存钱, 那就是恶意透支, 你要面临破产了。因此, 如果你想从他人身上支取感情, 你首先必须存入足够的感情。

总之, 去学会爱上有缺陷的对方, 因为他和你一样不完美。处理好与舍友的关系, 今后你也可以轻松地处理恋爱关系、工作关系等各种人际关系, 这对你的一生都至关重要。 亲爱的同学们, 愿你一生都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

最后, 我想以马丁·路德·金的话结束这封冗长的信件。 他说: 我们必须接受失望, 因为失望是有限的, 但我们永远不能放弃希望, 因为希望是无限的。

C. S. 路易斯告诉我们: “几乎一切罪恶都扎根于未来。感恩是在回顾过去, 爱着眼于现在, 恐惧、贪财、色欲和野心在眺望着未来。”每一个人都被未来这个赝品压得喘不过气, 他们饱受未来的折磨, 对未来充满忧虑, “把信心建立在一些计划的成败上面, 而这些计划的结局可能是他们有生之年无法看到的。他们终其一生在追寻一些海市蜃楼, 在当下永远不诚实, 永远不良善, 永远不快乐, 只把现在赋予自己的一切真实恩赐充作燃料, 堆积在为未来而设的祭坛上”。

暂时落榜的朋友, 我能体会你的心情, 与你感同身受。 但是, 人生本是希望与失望的综合体, 失望是有限的,希望却是无限的。春夏秋冬, 四季变迁, 春有春的妩媚, 夏有夏的热情, 秋有秋的丰硕, 冬有冬的肃穆, 每人都有各自的季节, 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 各有各的精彩, 不要与他人比较, 因为季节不同。 “凡事都有定期, 天下万物都有定时。”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剧本, 演好自己的剧本, 不自怜、不自夸, 方能不负此生。 愿你悲伤之后, 收拾好心情, 重新上路。

阿西西的方济各告诉我们: 不要活在所有的事情都能事先安排好的幻觉里。最重要的事常常在没有令人焦虑的计划中不期而至。

人生就是一个故事, 我们每天都在创造一个新的故事,这个故事不可能都是喜剧, 也不可能都是悲剧, 它是正剧,有悲有喜。

叔本华说: 人们就像刺猬一样, 分离时觉得孤独, 合在一起又互相扎人。

凡事尽好本分, 你就已经超凡脱俗。

摘录完